chinese

自然而然说中文032:如何正确开启你的2020年——5个建议帮你设立并达成新年目标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学会如何设立和优化新年目标。 在2020年达成你所有的新年目标。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Download the transcription:…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Log In Register...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30:走遍中国——南京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1.初步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 2.了解南京的旅游景点和美食。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三十期:走遍中国——南京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三十期:走遍中国——南京。 大家好,我是佳佳,你好吗?别忘了,你可以去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免费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 节目的一开始,先和大家说一下关于咱们节目发布频率的一个跟进通知。听我们节目有一段时间的朋友们肯定知道最初我们发布的频率是每周一期,后来由于8月份我开始了一份全职的新工作后暂时改成了每两周一期。虽然现在我差不多已经习惯了新的工作,但我发现目前的确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把节目改回原来的频率,就连每两周发布一期的频率我也在勉强维持着——周一到周五我下班回家就只剩下吃饭、睡觉的时间,然后一般我得利用一个周末去写节目文本,第二个周末进行节目的录制、后期制作等。还有些比如制作每日积累、提前设置自动发布的内容、回复你们的消息和邮件等琐碎的事儿。除此之外,和你们一样我也有自己的生活,也得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事儿。所以在此和大家说一声抱歉,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或其他比如说工作变动的情况下,节目暂时得长期维持每两周一次的发布频率了。 好了,下面进入今天的主题。在往期节目中,我已介绍过了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我的家乡——南京走走! 现在的南京虽然在国际上没有北京和上海有名,比如说当有些外国朋友问我来自于哪个城市时,我回答“南京”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一脸茫然地望着我,然后我就会解释“嗯,它离上海很近”,这时他们才会对南京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但其实南京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今的中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下面就我来充当你们的“一日导游”,去南京走走! 一、南京简介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天京、石头城等。现在是江苏省省会。截至2018年,总面积65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43.62万人,它也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气候与上海相似,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这里的“都”指的是都城、首都。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这座古城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因此又被称为是“风水宝地”“龙蟠虎踞1”。中国讲究风水,特别是在古代,也许正因如此才有那么多帝王选南京作为都城。南京是我国建都时间跨度最长的古都,从三国东吴再到近代中华民国,绵延不断1700多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正式建有城池的开始。公元229年四月,三国东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迁都建业2,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之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先后在此定都,史称“六朝古都”。据统计,历史上总共有十个之多的政权在南京定都,所以南京还有“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3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4”、“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有记载的最早的学校建立于公元30年。早自汉代,江东私学就已经比较发达了。南京的官办高等教育则始自东吴。现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大学也很多,比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等。 南京的方言是南京话,又称南京官话,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是官方标准语,清代中叶5之前历朝的中国官方标准语均以南京官话为标准。南京话算是一种比较容易听懂的方言,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去南京旅游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南京是一个交通发达但十分拥挤的城市。目前有十条地铁线路、八个主要长途汽车客运站,火车站主要是南京站、南京南站等,民用机场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门一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就足够了! 南京还是全国有名的绿化城市,最有特色的就是道路两旁的林荫树——悬铃木了,咱们南京人把它俗称为“法国梧桐”。为什么呢?据说是因为1972来自上海的法国传教士,在石鼓路教堂里种下了第一棵悬铃木的缘故。1929年初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在中山陵及南京很多道路上开始大量种植,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二、美食 南京的饮食以金陵菜著名,金陵菜起源于先秦,是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原料多以水产为主,善用炖、焖 、烤、煨等烹调方法。 另外,南京的小吃也非常有名,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代表有小笼包、赤豆酒酿元宵、梅花糕、豆腐脑、酥油烧饼、豆沙包、牛肉锅贴、糖藕、桂花糖芋苗、鸭血粉丝汤等。   说到鸭血粉丝汤,不得不说到的一点是,咱们南京人非常喜欢吃鸭子。和鸭子相关的美食还有盐水鸭、烤鸭及和鸭子相关的卤菜6,比如鸭脖子、鸭四件7等。 想尝试南京美食的朋友们,推荐你们可以去狮子桥、三元巷、新街口等地。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能在此一一介绍这些美食,若你对它们感兴趣,你可以在本期节目下留言。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多的话我就会专门制作一期节目来详细地介绍一下南京的美食。 三、旅游 最后我们来说说南京的旅游。 南京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城市,它在今年还被美国杂志Money magazine评为2019年度20个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是中国大陆唯一上榜的城市。排名的主要考核标准是以旅行者相对负担得起的价格,让他们收获活动丰富、设施便利且极为难忘的度假旅行。 南京的旅游景点非常多,这里挑几个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夫子庙   它是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位于夫子庙内的江南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8考场。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畔,晚上去夜景很美。但不建议大家在此处过多购物,因为价格比较贵,质量也不太好。 2.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它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9,现完整保存25.1公里。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   城墙一周共设13座城门。大家在本期节目海报上看到的南京的标志——辟邪,就是在中山门外。如果你从沪宁高速公路进南京,第一眼望见的就是它。辟邪是中国传说中一象征祥瑞辟邪的神兽。像狮子却有翅膀。它能驱走邪秽10、驱除不祥。被人们视作守财的象征。 建议大家一定要去明城墙走走,既能感受中国的历史又能沿路欣赏美景。 3.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面积8万余平方米。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竣工。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4.明孝陵 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其占地面积约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5.南京博物院 它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截至2018年,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32768件,珍贵文物371032件,珍贵文物数量居中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想了解中国历史文物的朋友们,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除此之外,南京值得去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市中心新街口、有着民国建筑特色的酒吧街1912街区、鸡鸣寺、玄武湖、紫金山、南京长江大桥等等。 到这里,本期节目也即将结束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能让你对我的家乡——南京有多一点点了解和兴趣。今天的讨论话题是:你有听过或去过南京吗?如果有,你最喜欢的景点和美食是什么?如果没有,通过今天的节目,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欢迎来我们的twitter等社交平台告诉我你的答案! 今天节目的一开始,我有提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短语,可能有些朋友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下期节目就让我们来解读它!   感谢你的收听,祝你周末愉快!我们下期节目见! 1龙蟠虎踞: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也就是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一条龙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2建业:也作建邺。南京的古称。…...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29:那些奇奇怪怪的菜名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了解8个奇怪的中国菜名。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二十九期:那些奇奇怪怪的菜名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二十九期:那些奇奇怪怪的菜名。 我是佳佳,你好吗? 依照惯例提醒你可以去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免费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 “夫妻肺片”、“撒尿牛丸”、“口水鸡”……在去中餐厅吃饭的时候,你是不是常常被这些菜单上莫名其妙,甚至有些吓人的菜名弄得一头雾水1呢?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的菜名。 在第6期节目《中国的“吃”文化》中,我们曾提到过在中国录入菜谱的菜肴有2万6千种,那么如果每个菜肴的名字都很直白,比如“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那岂不是很无趣?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8道有趣且常见的菜名。 1.蚂蚁上树 首先我们来说“蚂蚁上树”这道菜。乍听起来,有些吓人,是不是?别担心,这道菜其实和蚂蚁或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的主料其实是粉丝和肉末(通常是猪肉或牛肉)。“肉末”是指切得很小、很碎的肉;“粉丝”是用绿豆等制成的线状的食物。所以从外形来看,肉末就像蚂蚁,而粉丝像树枝。因肉末贴在粉丝上,形似蚂蚁爬在树枝上而得名。我们不得不佩服取这道菜名的人的想象力!这道菜口味稍有些辣,据说它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 2.毛血旺 再让我们来看第二道“毛血旺”。这也是个听起来挺吓人的菜名。但其实它的名字和“蚂蚁上树”相比还是比较直白的。“毛”不是指毛发,而是指毛肚,也就是牛的胃;“血旺”是动物的血加盐直接加热凝固而成的食品。常见的血旺是由鸭血、鸡血、猪血制作而成的。而这道菜里的血旺一般用的是鸭血。 这道菜起源于重庆,属于麻辣口味。所以如果不喜欢吃动物内脏或不能吃辣的朋友得注意了,不要误点了它! 3.红烧狮子头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道菜——“红烧狮子头”。虽然在中国我们有吃鸭头、鱼头的习惯,但要说吃狮子的头,那倒还不至于。这道菜其实和狮子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因为成品形似狮子头而得名。它的主料是猪肉,是将有肥有瘦的猪肉末和蔬菜做成丸子,先炸后煮而成。这道菜来自淮扬。 4.夫妻肺片 下面我们要说的这道菜也许会是今天听起来最恐怖的菜名了吧——“夫妻肺片”。从字面上看来这道菜的主料应该是一对夫妻的肺。其实不然,它的主料只是牛肉和牛杂。它是一道凉菜,属于麻辣口味。牛杂是指牛的内脏,比如牛心、牛舌、牛肚等。那么,这个匪夷所思2的菜名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20世纪30年代,成都有一对郭氏夫妻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他们俩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选用牛肉铺的边角料做食材,价格便宜、味道好,颇受欢迎。人们就将这种凉拌牛杂称为“夫妻废片”。“废”是“废物”的“废”。后来,因为“废片”二字不好听,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他们便取‘废’的谐音‘肺’,改名为“夫妻肺片”。再后来,他们发现牛肺的口感不好,便取消了它。所以现在这道菜虽然仍叫夫妻肺片,但里面一般是没有牛肺的。  5.撒尿牛丸 第五道菜的名字听起来有些不文雅——“撒尿牛丸”。它其实是由牛肉和濑尿虾做成的牛丸。“濑尿虾”又称“虾爬子”、“皮皮虾”、“虾姑”、“撒尿虾”,这道菜因此而得名;还有种说法是说根据丸子的自身特点,丸中带汤,吃时一咬汤汁四溅,形象比喻为撒尿牛丸。 撒尿牛丸的特点是外层弹性十足,内陷鲜美、嫩滑。听说它的正宗做法是用两支3斤重的铁棒捶打约两万六千八百下,以将牛肉以蛮力碎筋。 这道菜起源于清朝顺治年间的江南古镇松江,由王氏家族经过特殊工艺和配方精心研制而成,后因王家后人辗转3到香港,逐渐成为香港有名的小吃。 6. 口水鸡 第六道菜“口水鸡”听起来也有些不雅,其实是一道很好吃的菜。之所以叫口水鸡是因为有很多花椒,吃了会麻到嘴巴不由自主地流口水。它起源于四川,属于凉菜,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 7.猫耳朵 第七道“猫耳朵”是一种小吃。它和猫的耳朵也没关系,其实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因其形如猫耳而得名。 8.驴打滚 第八道“驴打滚 ”也是一种小吃,在东北、北京、天津比较常见。它和驴肉也没关系,而是一种面食。因其最后制作工序是撒上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说到这里,本期节目也即将接近尾声了。相信你对中国菜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次点菜时也不会因为可怕的菜名而望而却步4错过了真正的美食。本期的讨论话题是:今天分享的8道菜,你有吃过吗?你还有听过什么奇怪的中国菜名吗?欢迎来twitter等社交平台分享你的经历!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并觉得它对你的中文学习有帮助,你可以向你的其他朋友分享,也可以关注我们的 facebook 主页、Spotify,在 iTunes、Stitcher上给我们一个五星评价,感谢你的举手之劳! 下期节目是走遍中国系列,我将带大家去我的家乡走走!如果你对这一主题感兴趣千万别错过了!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1一头雾水:说明不理解,糊里糊涂。 2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 3辗转:这里指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很多地方;间接地。 4望而却步:一看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 购买下载26-30期节目的文本:Buy and download EP26-30 transcriptions: VIP会员点击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Download the…...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28:成语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收听成语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了解故事的寓意和所带来的启发。 通过快速问答环节以训练你用中文进行思考的能力。 练习发音。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二十八期:成语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到了机场才发现忘了带护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航班起飞了。在郁闷、懊悔了一天后却在新闻里看到那架他本该登上的飞机失事1了。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一起进入今天的节目吧!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二十八期:成语故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你好,我是佳佳。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依照惯例提醒你可以去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免费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 在此类型的节目中,我们会一起先来听一遍故事,你需要尽量了解故事的大意;接下来,再听第二遍。这次,我会边说边讲解,并与你们进行一个快速问答的环节。它对训练你用中文进行思考非常有效,就像你、我正在进行一个即时对话一样;最后,我们会进行一个发音的练习,以训练你的口腔、喉腔等肌肉适应中文的发音位置。 你准备好了吗?那就一起来听故事吧! 一、成语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战国时期,在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人,人称塞翁,以养马为生。 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都跑来安慰,劝他别太着急、想开些。谁知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邻居们听了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怎么会带来福气呢?” 没想到过了几天,塞翁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邻居们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他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却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2、身长蹄大、嘶鸣嘹亮、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了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不能理解,实在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所有青壮年都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后来,入伍的人十有八九都战死了,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得以保全性命。 所以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 故事说完了,你明白它的大意了吗?没有全明白也没事儿!下面就让我们来再听一遍。这次,请你注意听细节并回答我的问题。 二、问答及详解 战国时期,在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人,人称塞翁,以养马为生。 “边塞”指边境的要塞,也指边境;“翁”指年老的男子。 问题: ——塞翁以养猪为生吗? ——不,他以养马为生。 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都跑来安慰,劝他别太着急、想开些。谁知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邻居们听了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怎么会带来福气呢?” 问题: ——塞翁丢了匹马很沮丧吗? ——没有,他觉得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没想到过了几天,塞翁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邻居们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他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却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匈奴”指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的族名。 问题: 1.——塞翁的马失而复得了吗? ——是的,他丢的马不仅回到了家,而且还带回一匹马。 2.——塞翁对此有什么感受?是高兴还是忧虑? ——他感到忧虑。他觉得不一定是福气,也许会惹出祸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剽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问题: ——谁每天都骑那匹匈奴的马出游? ——塞翁的儿子。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了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不能理解,实在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趔趄”指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问题: 1.——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死了吗? ——没有,但他摔断了腿。 2. ——塞翁为此很伤心吗? ——没有,他觉得儿子摔断了腿却保住了性命,也许是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所有青壮年都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后来,入伍的人十有八九都战死了,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得以保全性命。 问题: 1.——为什么所有青壮年都被应征入伍? ——因为匈奴兵起兵侵入国境,国家需要军队打仗。…...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26:中国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了解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二十六期:中国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二十六期:中国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我是佳佳——《自然而然说中文》播客的创立人、语言教师及语言爱好者。《自然而然说中文》是一档帮助你轻松提高中文听、说能力的节目,在这里你不用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四字成语,更不用纠结中文声调,你需要做的就只是“听”。每期节目,我都会为大家提供播客文本,你可以去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免费下载。 时间过得真快!距我们第一期节目开播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此我要感谢那些一直给予我们支持的听众朋友们!感谢你们的每一封邮件、每一条信息、每一个点赞、跟随、好评和转发!正因为有你们才有今天的《自然而然说中文》! 好了,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主题。 上期节目我们介绍了中秋节。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民间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于是,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尊敬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逢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他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他手提宝剑,迫不及待1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2起来。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3,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说到这里故事也结束了,怎么样?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是不是也像我一样为又一对不能终成眷属的夫妇而感到惋惜呢?欢迎来twitter等社交平台告诉我你的听后感!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并觉得它对你的中文学习有帮助,你可以向你的其他朋友分享,也可以关注我们的 facebook 主页、Spotify,在 iTunes、Stitcher上给我们一个五星评价,感谢你的举手之劳! 下期节目咱们来探讨一个话题——学中文一定要去中国吗?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见! 1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周旋:在这里指(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3婆娑:.形容枝叶扶疏的样子。 购买下载26-30期节目的文本:Buy and download EP26-30 transcriptions: VIP会员点击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Download the transcription:…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Log In Register...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25:中秋节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了解中秋节的历史、由来、风俗习惯等。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二十五期:中秋节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二十五期:中秋节。 我是佳佳,你好吗? 在第11期节目中,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是一个名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的节日——中秋节。 依照惯例提醒你,在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上你可以免费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 下面,进入今天的主题。 一、中秋节的简介 中秋节的日期是农历八月十五,对应今年的公历日期是9月13日。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和季秋,而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仲秋的中间,同时也是整个秋天的正中间,故称中秋节。中秋节始于唐朝1初年,盛行于宋朝2。 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故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主要活动是围绕“月亮”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又因中秋节是满月,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二、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最常见的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古代帝王祭祀活动说。《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也就是说皇上春天朝拜太阳,秋天祭拜月亮。后来,贵族官吏3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再逐步传到民间。 第二种是庆祝丰收说。八月中秋,是大多数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农民们就把这一天作为欢庆丰收的节日。 第三种是月饼来源说。有历史学家认为,中秋节起源为隋末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的军粮问题。 三、中秋节的习俗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选几种最典型的来说。 1. 祭月、赏月 据说中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这夜月亮显得最大、最圆、最亮。古人会用瓜果、月饼等贡品祭月。在月下,他们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饮宴赏月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现在人们中秋节总会回家与家人团圆、聚餐、赏月。 2. 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代表性食物,这一天,人们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发展至明朝4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后来,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等月饼风格。它的主要制作原料是:面粉,鸡蛋,糖,各种馅料等。馅料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豆、枣泥等。现在人们在中秋节前后走亲访友时,总会带上一盒月饼作为伴手礼。 3.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有些地方会挂上灯笼,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 4.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节,人们会用食用桂花制作各种食品,以酒、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到这里,本期节目也即将接近尾声了。这次的讨论话题是:你过过中秋节吗?你是怎么庆祝的?欢迎来我们的twitter等社交平台告诉我你的答案。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别忘了关注我们的 facebook 主页、Spotify,在 iTunes、Stitcher上给我们一个五星评价,以帮助更多想流利说中文却还没找到正确方法的朋友发现我们的节目。感谢你的举手之劳! 与七夕节相似,中秋节也有一个与它相关的民间故事。下期我们就来说这个故事!如果你对这一主题感兴趣,千万别错过了!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1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2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3官吏:指旧时在政权机构里管理国家事务的人。 4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购买下载21-25期节目的文本:Buy and download EP21-25 transcriptions: VIP会员点击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Download the transcription:… Please join us first...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24:三人行,必有我师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初步了解《论语》和孔子。 深层理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 ”的含义及用法。 练习发音。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二十四期:三人行,必有我师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二十四期: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是佳佳,你好吗? 节目的一开始提醒你可以去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免费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 中国古人很有智慧,很多著作、金句流传至今,对千百年后的我们来说仍旧非常受用!今天咱们就来说一句《论语》里的金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简介《论语》及孔子 首先,我们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是《论语》。《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它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它的创始人是孔子1。 相信学习中文、中国文化的你们一定听说过孔子吧!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本名孔丘,又称孔夫子。他主张“为政以德”,是说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请注意,《论语》并不是孔子写的,而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其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也就是说用简短的语言却表达出深刻的含义。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古语就是出自于《论语·述而》中的一句 在中国人尽皆知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地方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要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有,加以改正。” 请注意,“三人行”这里的“三”并不是实指三个人,而是泛指多个人;“焉”翻译为“在其中”;“师”是指值得效仿的人。 三、启发 从“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短短的七个字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第一,要客观地看待你周围的人。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忽略的一点是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别人。但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缺点。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身上的一点而全面肯定他或全面否定他。客观、包容、善辨是非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第二,虚心好学,自我反省。别人身上的优点,如果我们没有,就要虚心学习,以完善自我。 第三,引以为戒2,反省自己。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要反省自己,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如果有,要改正它;如果没有,要加以防备,不能松懈。 最后,这句话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就是说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别人要多包容。这不仅是修养的体现,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以上是我对“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得到的启发,如果你也有一些新的感受,欢迎来本期节目话题讨论栏目中与大家分享。 四、发音练习 最后,我们来练习发音。请你大声朗读,尽量模仿我的语音、语调,你可以随时按下暂停键。如果你现在正在公共场所,不方便读出声音,请你先只动嘴型不用出声,稍后回到家中再大声朗读。这个环节既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记忆,也可以训练你的口腔、喉腔等肌肉适应中文的发音位置。 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1.三×2人×2行×2,必×2有×2我×2师×2。 三人行,必有我师。×2 2. 别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三人行,必有我师”。×2 到这里,本期节目也即将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觉得它对你的中文学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我们的 facebook 主页、Spotify,在 iTunes、Stitcher上给我们一个五星评价,这不是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心而是在这些社交平台上互动多、评价好的页面、播客才会被更多地推送,被更多的人看见。有很多朋友也像你们一样很想流利说中文却还没找到正确的方法,所以麻烦你们也帮助他们去发现我们的播客。感谢你的举手之劳! 下期节目我们会说一说中秋节。感谢你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2引以为戒: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 购买下载21-25期节目的文本:Buy and download EP21-25 transcriptions: VIP会员点击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Download the transcription:… Please...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23: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了解“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故事。 深层了解 “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练习发音。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二十三期: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本来只是路过的列车检票员,见到他鬼鬼祟祟的急忙往厕所躲,便去查他的票,果然他没有!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一起进入今天的节目吧!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二十三期: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我是佳佳,两周不见,你一切都好吗?是不是有每天坚持收听我们的节目呢? 别忘了,你可以去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免费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另外,我们每天会在以上平台发布一张图片来帮你积累一些有用的中文知识点,比如易读错的字词、多音字的使用、常见的语法知识等。只要你在任何一个常用的社交平台上关注我们,你就能轻松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别忘了,聚少成多的力量! 今天,我们又要来说一个有意思的成语故事。如果你是第一次听此类型的节目,我来说明一下它的构成。首先,我们会一起听一遍故事,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并掌握故事的大意;接下来,再听第二遍。这次,我会边说边讲解,并与你们进行一个问答的环节。它对训练你用中文进行思考非常有效,就像你、我正在进行一个即时对话一样。因此,没有时间让你去过多思考或先翻译成你的母语。不用紧张!只要你认真听,问题都很简单;最后,我们会进行一个发音的练习,以训练你的口腔、喉腔等肌肉适应中文的发音位置。 你准备好了吗?那就一起来听故事吧! 一、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从前有个人叫张三,他辛辛苦苦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又高兴又苦恼,因为他怕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放在哪儿才安全。带在身上吧,不方便又容易丢;放在抽屉里吧,也不妥当,万一家里遭小偷呢?! 他捧着银子,苦思冥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他自认为最好的办法。 趁着黑夜,他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可埋好后,他又开始害怕别人会怀疑这里埋了银子。于是,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回屋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把它贴在坑边的墙上。就这样,他终于觉得万无一失了!于是,就回屋安心地睡觉去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之前自己一整天的心神不宁早已被邻居王二盯上了。再加上王二晚上又听到屋外有挖坑的声音,于是在张三回屋睡觉后,他也去了屋后,借着月光,他看到墙角上贴着的纸条,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轻手轻脚地把银子挖出来后,再把坑填好。 王二回到自己家里,见到眼前白花花的银子高兴极了,可转念一想:“如果明天张三发现银子丢了,怀疑是我怎么办?”于是,他也灵机一动,自作聪明拿起笔,在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然后也把它贴在坑边的墙上了。 故事说完了,你明白它的大意了吗?是不是笑出声了呢?下面,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你注意听细节并回答我的问题。 二、问答及详解 从前有个人叫张三,他辛辛苦苦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又高兴又苦恼,因为他怕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放在哪儿才安全。带在身上吧,不方便又容易丢;放在抽屉里吧,也不妥当,万一家里遭小偷呢?! 他捧着银子,苦思冥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他自认为最好的办法。 “苦思冥想”是指绞尽脑汁地思索。 问题: 1. 张三积攒了两百两银子吗? 不,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 2. 张三为什么感到苦恼呢? 因为他不知道把银子放在哪里才安全。 趁着黑夜,他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可埋好后,他又开始害怕别人会怀疑这里埋了银子。于是,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问题: 1.张三在黄昏时埋了银子吗? 不,他是在夜里埋了银子。 2.他把银子埋在哪儿呢? 他把银子埋在了他房后的墙角下。 他回屋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把它贴在坑边的墙上。就这样,他终于觉得万无一失了!于是,就回屋安心地睡觉去了。 “万无一失”指十分稳妥,绝对不会出差错。 问题: 1.他在纸上写了什么? 他在纸上写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 2.他把纸贴在墙上后就回家睡觉了吗? 是的。 可他不知道的是,之前自己一整天的心神不宁早已被邻居王二盯上了。再加上王二晚上又听到屋外有挖坑的声音,于是在张三回屋睡觉后,他也去了屋后,借着月光,他看到墙角上贴着的纸条,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轻手轻脚地把银子挖出来后,再把坑填好。 问题: 1.谁偷了张三的银子? 王二。他的邻居王二。 2.王二是怎么找到埋银子的坑的?…...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21: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1.了解《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2.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二十一期: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出自于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诗。我在节目最后会进行详细的讲解。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二十一期: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我是佳佳,你好吗? 上周,我们介绍了七夕节,提到了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由这两颗恒星衍化出的民间故事。如果你还没听上期节目,建议你先去收听,再回过头来听这期节目。 依照惯例,我给大家准备了节目文本,你可以去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免费下载。 节目的一开始,我有一个重要的通知。由于我在四月份创办《自然而然说中文》播客的时候是学生的身份,所以那时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但从本月开始,也就是从8月1号开始,我正式上班了。这是一份全职的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8:30-下午5:30,路上来回还得花费我3个半小时的时间。外加它是我从未工作过的领域,也就意味着有很多的东西要从头去学。再加上我刚入职,因此有很多培训及考核。但同时,为了让大家能有持续更新的内容去学习,我不想完全暂停发布新的内容。但我只能利用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去完成节目制作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思考再三,我决定暂时降低发布节目的频率。由原来的每周一期暂时改为每两周一期。这样要维持到什么时候呢?到我觉得自己已经能完全胜任新的工作为止,可能2个月也可能4个月,也有可能会提前恢复正常。这样我觉得在帮助大家的同时也对我的新工作负责。在此和大家说一声抱歉,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理解的!对吗? 言归正传,现在就让我们来听这个民间故事吧! 相传,织女是玉帝与瑶姬1的女儿。她与牵牛一见钟情,私定终身2。可天条3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于是,王母娘娘4便将牵牛贬到人间,同时惩罚织女去编织云锦5,命令她日夜不得停。织女坐在织机旁常常泪流满面,但她还是竭尽所能织好云锦,为的就是博得王母娘娘大发慈悲6,让牵牛早日返回天庭7。 一日,几个仙女见织女整日苦闷,便恳求王母娘娘让她们一起去人间的碧莲池一游。王母娘娘心情正好,便应允了她们。 话说牵牛被贬到凡间后,出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牛郎”。由于他父母早逝,哥哥、嫂子又待他非常刻薄,于是他只能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8,一同生活。殊不知,这头老牛就是当年为牵牛求情,被王母娘娘贬到人间的金牛星。 有一天,老牛突然对牛郎说:“你今天去碧莲池一趟,那边有几个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仙衣藏起来,红色仙衣的主人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会说话,知道它是个神物,便照着它的话去做了。那件红色仙衣的主人正是织女,虽然转世成人的牛郎已对她没有记忆了,可织女一眼就认出了他。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开始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不久,他们还生下了一儿一女。 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得知此事,便派天兵天将去将织女捉回天庭。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田干活回来的牛郎告诉她说:“老牛死了,它说让我剥下它的皮,紧急的时候可以披着它飞上天。” 织女听后,自然明白老牛的意思,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埋葬了老牛。就在这时,刮来一阵大风,织女被天兵天将带走了。牛郎见状,便赶紧披上老牛的皮,挑上一对箩筐,放入他们的一对儿女。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却在此时赶来了。她见状,便拔下她头上的金簪9,在牛郎和织女中间一划,顿时,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横在了他们中间。牛郎带着两个孩子在天河这边哭,织女在天河的另一边望着夫君和儿女也哭得声嘶力竭10。王母娘娘也被这场面感动,便特许牛郎和两个孩子留在天上,但只能在每年七夕与织女在鹊桥相会。 现在,我们在秋夜天空的繁星中,还可以看到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明亮的星星,这便是织女星和牛郎星,在牛郎星也就是河鼓二的两侧各有一颗较暗的小星星(即河鼓一、河鼓三)它们与河鼓二合称为河鼓三星,形状像一根长长的扁担,所以民间又叫它扁担星。传说牛郎在扁担的中间,两头挑着他的一对儿女,一直在追赶织女。 故事说完了,再让我们回到开头的古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tiáo) 迢”是指遥远的样子;“皎皎”是指明亮的样子;河汉,即银河。这句话是说那遥远的牵牛星,那皎洁的织女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xiān)纤”:指纤细柔长的样子;“擢”(zhuó):指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素”:指洁白;“札(zhá)札”:象声词,指机织声;“弄”:指摆弄;“杼(zhù)”:是指织布机上的梭子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织女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涕”:指眼泪;“零”:指落下。这句话是说织女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哭得泪如雨下。表明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相去”:指相隔;“去”:指离。“复几许”:是说又能有多远。这句话是说天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形容水清澈、晶莹的样子;“一水”:指银河。“间(jiàn)”:指间隔;“脉(mò)脉”:指含情相视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这首诗描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这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自然贴切地表达了情思。 上周我们说过七夕节的来源之一是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你还记得牛郎星与织女星相隔多远吗?没错!它们之间相隔16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走过的路程为1光年,约等于 94605亿千米。16光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即使走得最快的光和电,从牛郎星出发到织女星也得一刻不停地跑16年,更不要说其他交通工具了。因此这两颗恒星其实是不可能在每年七夕都相遇一次的。 到这里,本期节目也即将结束了。这次的讨论话题是:如果是你,你会像牛郎织女这样为了爱情,不计后果地在一起吗?欢迎来我们的twitter等社交平台告诉我你的答案。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并觉得它对你的中文学习有帮助,你可以向你的其他朋友分享,也可以关注我们的 facebook 主页、Spotify,在 iTunes、Stitcher上给我们一个五星评价,感谢你的举手之劳!如果你有任何的疑问、建议,请发邮件或在我们所在的社交平台上与我联系。由于目前我个人的原因可能会延迟对你的回复,不过不用担心,最终我一定会回复你的! 两周后我们回来,去介绍中国的一个城市。在此期间,别忘了反复收听之前的节目,这样你才能达到自然而然说中文的目标。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见! 1瑶姬:女神名。 2私定终身:指私自定下终身大事。 3天条:迷信的人认为老天爷所定的戒律,人、神都要遵守。 4王母娘娘:是中国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5云锦: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高级提花丝织物,色彩鲜艳,花纹瑰丽如彩云。 6大发慈悲:指起善心,做好事。 7天庭:正确写法是“天廷”(古代“廷”与“庭”字义相通),即天之宫廷,亦称天宫、紫微宫、紫宫。中华神话中最高的统治中心。 8相依为命:指互相依靠过活,谁也离不开谁。 9簪:旧时用来别住头发的一种饰物。用金属、玉石、骨头等制成。 10声嘶力竭:嘶:哑;竭:尽; 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自然而然说中文020:七夕节

欢迎收听《自然而然说中文》,在这一期的节目里,你能够:  了解七夕节的由来、习俗等。 初识《牛郎织女》的故事。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Click and listen: 文本: 自然而然说中文 第二十期:七夕节 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然而然说中文》,第二十期:七夕节。 我是佳佳,你好吗? 如果你的另一半是中国人,相信昨天对你们来说一定是难忘的一天吧!为什么?因为昨天是中国七夕节。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节日也没关系,今天我会详细介绍。 依照惯例提醒你,在我们的facebook主页,wordpress博客,twitter及pinterest上你可以免费下载本期节目的文本。 下面,进入今天的主题。 一、七夕节的简介 七夕节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乞巧节等。它的日期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对应今年的公历日期就是8月7日。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农历、公历,我已在第十一期节目《端午节》中说明过,在文本里的这里我放上链接以便你进行查阅。七夕节起源于汉朝,后来被民间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现今,人们普遍视它为中国的情人节。 二、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最早其实与爱情无关,它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是自然天象崇拜说。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对星象进行研究。他们将黄道1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分别代表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叫做“二十八宿2”,以此作为观测天象的参照物。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一方各有七宿。其中,牛宿和女宿是北方玄武中的第二宿和第三宿。牛宿,又称“牵牛”,由六颗星组成,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著名的牛郎星就是其中的一颗,中国天文学称其为河鼓二,在西方天文学中位于天鹰座,距地球约16光年3;女宿,也叫“女”、“须女”、“婺女”,由四颗星组成,因其星群组合状似“女”字而得名。著名的织女星就是其中的一颗,中国天文学称其为织女一,在西方天文学中位于天琴座,距地球约25光年。牛郎星和织女星都属于恒星4,它们之间距离16光年。人们对牛郎、织女星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5,后来才慢慢传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第二种是时间数字崇拜说。你还记得端午节的农历日期吗?没错,是五月初五!古代民间把正月正(正月就是农历一月)、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这些“重日”中,不难看出古人对数字的崇拜。 第三种是七姐诞说。七姐就是指织女,民间又称其为七星娘娘、七娘妈、天仙娘娘等,是编织云彩、纺织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这个神话人物是由女宿中的织女星衍变而来的,传说她是玉皇大帝6的第七个女儿,七月七日是其诞辰。诞辰就是指生日,一般用于受尊敬的人。古代女子会在这一天夜晚祭拜七姐以乞巧,也就是向七姐祈求心灵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满。 三、七夕节的习俗 下面,再说说七夕节的习俗。 当代中国,七夕节是属于情侣的日子。他们之间通常会互送礼物、外出约会等。 古代七夕节的习俗就非常多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挑几样来说。 1.穿针乞巧 从汉朝开始,女子在七夕夜要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她们会举办穿针乞巧的活动,即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2. 喜蛛应巧 这一习俗大致起源于南北朝7。喜蛛,是指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常能在一些花草树木上见到。偶尔有一只爬到人身上或被发现在屋内,都视为喜事之兆,它们一般都会被人们很小心的放生8。在七夕,人们会把一些瓜果食品放在果盆上,谁先发现喜蛛在果盆上结网,谁就大吉大利。 3.种生求子 在七夕节前人们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等,放在器皿内浸水。生芽数寸9后,于七夕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 四、七夕节的应节食品 与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七夕节也有一些特殊的应节食品。 比如向七姐乞巧时,以巧果最为有名。七夕晚上人们把巧果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另外还有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在山东,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七个要好的姑娘一起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颗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到这里,本期节目也即将接近尾声了。这次的讨论话题是:你们国家的情人节是哪一天?有哪些习俗?欢迎来我们的twitter等社交平台告诉我你的答案。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别忘了关注我们的 facebook 主页、Spotify,在 iTunes、Stitcher上给我们一个五星评价,以帮助更多想流利说中文却还没找到正确方法的朋友发现我们的节目。感谢你的举手之劳! 下周,我们就趁热打铁10来说说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如果你对这一主题感兴趣,千万别错过了!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周再见! 1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从地球上看,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如此“走”过的路线就叫 “黄道”。 2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宿”。注意读音:xiù。 3光年:天文学上的一种距离单位,符号l.y.。光在真空中1年内走过的路程为1光年,约等于94605亿千米。 4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夜空中所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恒星也在不断地运动,只是由于离地球太远,在短时期内感觉不到它们之间相互位置的改变,所以叫恒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5远古时代:远古时代指的是距21世纪3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的历史时期。 6玉皇大帝:简称玉皇、玉帝。也叫玉皇上帝。是道教所信奉的最高神之一。 7南北朝:(420—589)东晋亡后一百七十年间,中国形成南北对立局面,史称南北朝。 8放生:把捉住的小动物放掉,特指信佛的人把别人捉住的鱼鸟等买来放掉。 9寸:1寸约为3.33厘米。 10趁热打铁:就着铁烧红的时候锻打。比喻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十四章:“是的;我们要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南阳。” 购买下载16-20期节目的文本:Buy…...

Please join us first to read this content! / 请先加入我们!
Log In Register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